华天动力华中区运营服务中心

商务热线:18537160670  19903886302

关注华天新闻 聚焦行业动态 

协同管理软件领先品牌 - 中国软件影响力百强企业

/
/
未来制造业的制高点:工业互联网

未来制造业的制高点:工业互联网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河南华天动力OA系统
  • 来源:河南华天动力OA系统
  • 发布时间:2020-09-03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网络体系是基础,平台体系是核心,安全体系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说是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的人、机、物的数量将远远大于各种单个操作系统所连接的数量,其带来的价值也将远远超过这些操作系统。

未来制造业的制高点:工业互联网

【概要描述】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网络体系是基础,平台体系是核心,安全体系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说是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的人、机、物的数量将远远大于各种单个操作系统所连接的数量,其带来的价值也将远远超过这些操作系统。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河南华天动力OA系统
  • 来源:河南华天动力OA系统
  • 发布时间:2020-09-03
  • 访问量:0


     在2012年,制造业巨头美国通用电气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并携手IBM、思科、英特尔和AT&T等IT企业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在中国,海尔也在这一年开始探索并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工业互联网,再次让世界目光聚焦中国,聚焦“工业互联网”。

    2019年3月,2019年全国两会上,“工业互联网”成为“热词”并写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2020年3月20日,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各有关单位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拓展融合创新应用、加快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壮大创新发展动能、加快完善产业生态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一种结果。其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事实上,智能制造的实现主要依托两个基础能力,一个是工业制造技术,另一个就是工业互联网。前者包括先进装备、先进材料和先进工艺等,是决定制造边界与制造能力的根本;后者包括智能传感控制软硬件、新型工业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是充分发挥工业装备、工艺和材料潜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创造差异化产品和实现服务增值的关键。

工业互联网的主要作用是,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有效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一方面,工业互联网能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让各种资源更加优化配置,提升工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催生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的诸多新产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在服务化转型过程中曾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一是旧系统无法满足高并发、高频率的接入需求,已经出现严重的性能瓶颈。二是运行10年的系统老旧,难以叠加新的业务,扩展困难。三是不同车型接入不同的业务平台,维护复杂,管理成本高。在应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后,不仅实现了对千万级车辆的有效管理,还得到了实时分析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撑,以及车队管理、共享租车等多种业务的支持。

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网络体系是基础,平台体系是核心,安全体系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说是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的人、机、物的数量将远远大于各种单个操作系统所连接的数量,其带来的价值也将远远超过这些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是制造业新生态竞争的核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当其工业APP和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时,平台将会爆发式增长,形成赢者通吃的竞争局面。除此之外,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有显著的“替代效应”,能够极大降低企业信息化部署的成本和难度,推动制造业走向体系重构、动力变革和范式迁移的新阶段。我国航天云网、三一、海尔、华为等企业依托自身制造能力和规模优势,已率先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并在航空航天、工程机械、钢铁石化等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工业互联网+如何实现

工业制造有面向库存生产、面向订单生产等多种生产组织方式,整体来说,当前的制造模式还是以创造出产品或服务然后传递给用户为主,大规模生产制造、大规模分销在这个模式下可以发挥好的作用。随着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小批量多品种大规模定制化制造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工厂的制造可以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及时进行柔性调整,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成本和质量控制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来进行少品种大规模定制生产所关注的工厂内部精益化管理和内部协同,就逐步延伸到工厂外部,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去整体考虑精益化和协同,全面做好从原材料到市场销售的整个链路的管理,可以创造比单个工厂企业内部协同更高维度的放大效应。通过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了企业内部研发、制造和市场之间相关业务系统的数字化,同时通过工业互联网也能实现企业与用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衔接,从而拓展制造的服务化延伸,发展出制造即服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多种新的工业互联网业务模式。通过工业互联网+,在产业数据融合、业务协同的基础上,可以促进更多的创新应用和创新业务模式的发展,因为只有通过基础平台解决了原来产业间的隔阂,才能大大降低创新的试错成本和业务失败的风险,并且工业互联网+会带来更多的业务场景,带来更多的业务交接面,从而为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无穷的创新机遇,既能促进更多的数字化服务商持续创新,也能为工业用户带来突破性的业务能力提升。

加快培养工业互联网跨界人才

在看到企业积极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转型的同时,工业互联网在落地过程中的一些痛点和难点问题,其中人才问题颇为突出。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落地应用需要既懂得工业运营、又了解网络信息技术的跨界人才。服务平台对工业理解不深,抓不住企业的痛点,提出的解决方案容易流于表面;工业企业没有专业信息化人才,说不清改造需求,也不知道能用工业互联网做什么。双方沟通缺乏有效的“翻译”,效率大打折扣,推进应用难免磕磕绊绊。在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工业大数据数量多,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具有良好的基础上,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深入,市场、技术、资金等制约因素逐步减轻,跨界人才不足的短板则会日渐凸显。近期,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人才白皮书》认为,专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互联网涉及的专业比较广,对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工业互联网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产业发展至今仅10年左右,精通信息技术和工业的复合型人才在全球都紧缺,这是产业发展规律决定的。当前较为有效的尝试是加强产业和教育融合,培养工业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比如,在全国制造业重点集聚地区,依托有关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精准补上场景清单中的人才短板。同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搭建工业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提升传统人才的适应能力,挖掘存量人才潜能。然而从长远看,搭建持续的工业互联网人才供需体系,还需要引导高校根据产业发展情况,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一批行业领军人才。此外,由于工业互联网属于新兴行业,应逐步建立社会认可的职级晋升制度,明确人才成长的路径,充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工业互联网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对于经济的意义很重大。首先是我们进行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的直接投资拉动,对相关软硬件产业和上下游将带来直接的需求刺激。其次是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互联网+”的核心特点在于边际成本的快速降低,因此制造业依托工业互联平台进行研发设计、生产规划、需求对接、资源配置、产业整合等一系列工作时将极大减少产业链上的交易成本。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重点的分步骤推进。邵宇归纳到,建设工业互联网,初期的重点工作是形成一套统一、兼容、可升级的平台标准和技术体系。工业互联网将打通每一个工厂节点,形成全要素链、价值链、产业链的深入网络融合,而相应的硬件标准、网络架构、数据接口都需要纳入到这套开源共享、互联互通的规范标准中。此外架构上,还需要建设国家级网络节点提供的顶级域解析服务,形成推广标杆。数据安全则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这其中包括数据的存储、处理、备份、加密,基础库安全、互联平台运营稳定性等一系列重点问题,需要在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同时考量,共同进展。

当下,数字化、信息化浪潮裹挟着工业互联网的时代机遇呈席卷之势奔涌而来,面对“时代大考”,中国企业唯有紧紧抓住工业互联网机遇,勇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才能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转型中把握先机,率先“腾飞”。

 

服务支持

 

 

本地化服务


服务包干制


二次开发


信息化管理咨询

 

联系我们

 

199 0388 6302

185 3716 0670

邮箱:cnoa@vip.qq.com

QQ  :8710534

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加专家微信

 Copyright @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017199号-5